为充分发挥优秀校友的榜样引领作用,帮助在校大学生明确职业规划和发展,5月19日,数学与统计学院邀请2006届数学系优秀校友、广州市培才高级中学副校长黄振良返校作报告。报告会前,招生就业处处长、校友总会秘书长王奥玲,数学与统计学院党委书记唐高峰,辅导员王文民老师亲切会见了黄振良校友。

报告会在1号教学楼920会议室举行。数学与统计学院学工办主任朱墩子主持会议。招生就业处副处长郭金婵为黄振良校友颁发了“大学生就业创业导师”聘书。

黄振良校友报告的题目是《践行教育家精神,争做“四有”好老师——中学教师成长进阶之路 》他结合自身教师教育工作经历,从时代之问——教育使命与教师责任、教育家精神指引、核心素养培育、成长助力——多维资源赋能教师发展等4个方面系统讲解中学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
在报告的第二部分“教育家精神指引”章节,黄振良谈到“扎根教育,培育信念”的4个阶段:适应期(入职1 - 3年):扎根教育土壤,培育理想信念 ;成长期(3 - 8年):锤炼育人本领,厚植道德情操 ;成熟期(8 - 15年):深耕专业领域,精进育人智慧;卓越期(15年以上):传承教育火种,彰显仁爱之心。他希望有志教师职业的学弟学妹在学校扎实学习师范教育技能,未来潜心教育教学,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在“能力锻造——‘四有’标准下的教师核心素养培育”章节 ,他告诫学弟学妹,一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教育根基;二要涵养道德情操,塑造师者风范;三要夯实扎实学识,锤炼专业能力 ;四要永葆仁爱之心,践行育人使命 。做好这几点,才能为未来成为合格的人民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他还在报告中谈到,新教师应扎根教育,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育人目标,通过班级文化传递家国情怀,快速适应教学环境,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同时,须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言行一致,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提升专业素养,关注学生差异给予个性化指导;要深耕专业,构建个性化教学模式,开展教研实践,发挥引领作用,探索教育创新。在交流互动环节中,黄振良校友针对学生代表提出的“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如何确定授课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等问题一一解答,并给出实际解决方案。

本次校友报告会不仅是对教育家精神的探索和传承,更是优秀教师校友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展示,为有志成为教师的学弟学妹传经送宝,激励师范类学子践行教育家精神,德高为师,薪火传承,努力成长为“四有”好老师。 据悉,黄振良校友此次返校,还有一项工作是为所在学校——广州市培才高级中学招聘语文和数学老师。校友表示欢迎学弟学妹前来广州交流、实习、就业。 校友会办公室主任杨华、毕业班辅导员董扬媚和数学与统计学院100余名学生参加了报告会。
附校友简介:

黄振良,中共党员,咸阳师范学院2006届数学系毕业生。中学数学高级教师,广州海珠区骨干教师,广州市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广州市名家庭教育工作室成员,广东教育学会会员,正面管教学校讲师,广东省教育优秀教师,海珠区百杰志愿者,海珠区教研积极分子,广州市培才高级中学党支部副书记、副校长。曾获广东省优秀课评比二等奖、广东省多媒体制作二等奖、广州市青年教师技能比赛二等奖,海珠区青年教师技能比赛一等奖、海珠区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海珠区论文评比一等奖、海珠区德育案例分析一等奖等奖项。广东省2024教育规划课题核心成员,主持并顺利完成广州市德育“十三五”规划课题研究,参与(排名第2)并顺利完成海珠区“十二五”规划课题研究,广东省2024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核心成员。公开发表论文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