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5日,我校将隆重举行建校30周年庆典。为了保证庆典活动的顺利开展,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组织机构
为了切实加强对校庆庆典工作的组织领导,学校成立“建校30周年校庆庆典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丁文锋
副组长:彭斌孝 王国良 董俊波 王 瑞 刘 彬 舒世昌
成 员:白育伟 马超群 马智勇 纵瑞林 吕广利 李广生
李宗领 李应乐 杨文婷 邓争伟 袁 也 王长顺
宇文高峰 樊西宁 葛 霄 阚义群 陈文争 张秦伟
邹刚毅 刘志斌 秦兰新 王 立 李养民 张 迪
马文钰 刘兴龙 李景军 计谋远 袁 方 翁富中
薛怀玉 徐文强 张小安 王西明 张君才 雷依群
上官增民 苏 英 杜忠朝 陈进封 毛龙灿 解争龙
闫胜元 李万鹏 史晓道 龚 健 陈小龙 杨生博
杨 冰 姬建锋 刘连新
职 责:审定校庆活动方案;决定校庆期间的重大事项;组织校庆庆典各项活动;协调校庆各项工作的检查与落实。
领导小组下设校庆办公室、会务组、接待组、宣传组、学术活动组、后勤保障组、院系接待组等六个工作小组。
1.校庆办公室:
负责校领导:王国良
主 任:马超群
副主任:张 波
成 员:计谋远 宁海军 董顺杰 李慧峰
2.会务组:
负责校领导:刘 彬
组 长:马智勇
副组长:李广生 王长顺 袁 也 张清珊 武让孝 姜 村
3.接待组:
负责校领导:王 瑞
组 长:马超群(兼) 葛 霄
副组长:樊西宁 邓争伟 张秦伟 吕广利 张 迪
4.宣传组:
负责校领导:彭斌孝
组 长:纵瑞林
副组长:秦兰新 杨 冰 陈文争 宇文高峰 王 刚
5.学术活动组:
负责校领导:舒世昌
组 长:李应乐
副组长:李宗领 各系主任
6.后勤保障组:
负责校领导:董俊波
组 长:刘志斌
副组长:王振海 马文钰
7.院系接待组:
负责校领导:白育伟
组长:各院系负责人
二、具体活动内容及安排
(一)校庆庆典大会
1.时间、地点及参加人员
时 间:5月25日上午9︰30
方案一:晴天
地 点:校田径场
人员:应邀到会的上级领导、兄弟院校及有关单位领导、返校校友、全校师生和离退休人员。
方案二:雨天
地 点:艺术楼演播厅
人 员:应邀到会的上级领导、兄弟院校及有关单位领导、校友代表、师生代表。
2.有关要求:
(1)教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由各党总支组织,自带小凳于8︰40前在指定位置就座。
(2)学生由各院系主管领导负责组织,统一着文化衫、佩戴校庆纪念徽,自带小凳于8︰30前在指定位置就座。
(3)来宾分别由校接待组和院系接待组负责引导,于9︰20到主席台或嘉宾席就座。
(4)如遇天雨,院系各选派校友代表20名、教职工代表5名、学生代表10名于9︰00前到指定地点参加庆典大会。
3.会场组织工作:
由会务组负责。
主会场布置:
负责人:张清珊 武让孝
(1)负责主席台的搭建,设计制作主席台背景。
(2)主席台上铺设红地毡,布置彩门3道;主会场施放彩球6个,在主席台上下摆放花卉。
(3)主席台上下贵宾及嘉宾席摆放桌凳,铺设桌布。
(4)主会场布置必须在5月24日15︰00以前完成。
主席台会务工作:
负责人:马智勇 王长顺
(1)制作并摆放贵宾桌牌、会议材料和矿泉水,负责音响的调试与管理。
(2)安排会务礼仪人员引导贵宾及领导入座并搞好服务工作。
(3)负责大会记录和大会播音。
(4)处理主席台紧急事务。
大会会场会务工作:
负责人:李广生 袁 也 姜 村
(1)负责会场区域划分,组织师生有序就位。
(2)做好嘉宾的引导和服务工作。
(3)按照大会议程鸣放礼炮。
(4)处理会场突发事件。
(二)接待工作
来宾接待实行学校与院系两级接待,学校接待组负责接待上级领导、兄弟院校代表、友好单位代表。院系接待组负责接待本院系或相关专业的校友。
1.校级接待:
负责人:樊西宁 张 迪 邓争伟 张秦伟
(1)在新旧校门分别设立咨询点,安排服务人员引导校友和来宾到达指定接待点。接待点设在1号教学楼前,学校会客地点在1号教学楼817、818会议室。
(2)5月20日前完成接待礼仪人员的选拔和培训。
(3)5月22日前完成庆典资料、纪念品、胸花、餐券的装袋工作,并妥善保管。
(4)准确掌握省市领导、嘉宾的到达时间和行程安排,做好接站工作;重要领导和嘉宾要安排专人接待;需要校领导陪同的应提前安排。
(5)5月24日,在一号教学楼前设立接待点,负责提前来校参加庆典活动的来宾接待。
(6)负责来宾捐资捐物的接收、登记,开具票据,填写捐赠证书和礼品回执。发放校庆资料和纪念品。
(7)印制、发放来宾、学生及工作人员餐券。负责向各院系核发校庆纪念品及有关资料。
(8)负责贵宾参加庆典大会的引导,搞好贵宾随身司机的接待。
(9)负责来宾休息场所的安排、布置与服务。
2.院系接待:
负责人:各院系负责人
(1)搞好本院系接待人员的选拔与培训。按学校接待组要求领取校庆资料和纪念品,搞好本系校友接待工作。注意做好校友提前返校的接待工作。
(2)25日各系统一在艺术楼前设立接待点,负责来宾登记与礼金接收与管理,发放校庆纪念品和有关资料。
(3)负责本院系校友接待和联谊活动的安排,按时引导校友参加庆典大会。
3.校内参观:
负责人:张秦伟
(1)做好来宾参观校园、校史展览、教学科研成果展、师生书画展等路线的确定与引导工作。
(2)5月22日前,确定参观路线和讲解人员。
4.校外接待:
负责人:葛 霄
(1)按照学校规定,负责贵宾的校外接待食宿安排。
(2)负责贵宾机(车)票的订购和接送站。
5.接待督查:
负责人:吕广利
(1)5月22日前落实各院系接待会客地点,汇总各院系接待负责人联系方式。
(2)负责检查各院系接待的准备工作。
(3)检查指导各院系校友接待工作。
(三)宣传与文化活动
由宣传组具体负责。
校园氛围:
负责人:王刚 宇文高峰
(1)负责校园及校外(文林路)的宣传布置,在校内主要活动区域设置彩门,悬挂校庆标语、施放彩球若干。
(2)印发校报校庆专刊,更新宣传橱窗、校园网内容,办好校庆广播、电视节目等。
(3)负责校史馆内容更新、资料征集及参观讲解。
新闻报道:
负责人:王刚
(1)负责庆典活动的摄像、照相、新闻报道及新闻媒体记者的接待与采访。
(2)搞好庆典活动的对内对外宣传。
文化活动:
负责人:纵瑞林 杨 冰 王智杰 王勇华
(1)负责校庆文艺晚会节目排练,负责晚会会场布置、来宾接待与观众组织,25日晚8时在艺术楼演播厅正式演出。
(2)负责校庆师生书画展的作品征集、布展与参观讲解,5月23日前布置到位,校庆期间全天候开放。搞好庆典日来宾题词、笔会的服务工作。
(3)组织好庆典期间师生文化体育活动,组织好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教职工篮球赛等活动。
(四)学术活动
由学术活动组负责。
负责人:李应乐 李宗领
(1)于5月23日前布置好教学科研成果展,庆典期间全天候开放,负责参观引导与讲解工作。
(2)合理安排好校庆期间系列学术报告会和校友论坛,搞好信息发布与听众组织。
(五)后勤保障
由后勤保障组负责。
负责人:刘志斌
校内就餐接待:
负责人:王振海
(1)搞好庆典期间食堂卫生,确保用餐安全。
(2)5月22日前确定校内来宾和学生用餐地点、用餐方式、标准及具体方案。
(3)有序组织庆典日用餐接待,合理安排用餐时间,保证饭菜质量。
安全保卫工作:
负责人:马文钰
(1)与公安、工商和交警部门联系,在5月25日前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彻底排查治理,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
(2)25日前规划好来宾车辆行进路线和停车场,制作并摆放明显的指示标志,派员搞好车辆的引导;与交警部门联系,做好庆典当天校门前公路的疏通。
(3)庆典当日备足警力,在校园内分区负责,加强治安巡逻,搞好安全防范。
(4)负责庆典大会、校内用餐、文艺晚会、接待现场等的安全保卫工作。
(5)制定庆典活动安全保卫工作预案,妥善处理突发性事件。
环境卫生:
负责人:刘志斌
(1)在校庆期间搞好校园内外卫生,清理卫生死角,做到校园整洁。
(2)安排劳动课学生在校园内轮流值班,及时清理杂物和垃圾。
(3)搞好接待室、楼道清洁,做到窗明几净,环境宜人。
后勤服务:
负责人:王振海
(1)23日前做好校内水、电、气等各类设备的检查,保证庆典当天水电气的正常、安全供应。
(2)为庆典大会会场和主席台、晚会舞台提供花卉、器材等物品。
(3)准备常用药品和急救药品,安排值班医务人员,负责庆典当天接待现场、庆典大会现场的医疗服务。
(六)院系接待:由各院系按照学校统一安排,结合本单位实施方案组织。
三、校庆活动安排(见附表)
四、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 高度重视,提高对校庆活动的认识。
举办30周年校庆活动,是我校2008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回顾总结办学历史、展示学院发展成就、彰显师院人精神风范、唱响学校发展主旋律的一次重大而隆重的庆典活动, 也是我校建校史上的一件大事。为此,学校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切实落实校庆工作的任务要求,把校庆工作与加强对外交流、扩大社会影响、提高学校知名度、促进学校的快速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办好校庆,加快学校发展。
2.精心组织, 加强协作,落实校庆各项工作任务。
校庆庆典必须做到精心策划, 周密安排,狠抓落实, 任务到人,责任明确。各工作组要在校庆办的统一协调下,认真落实庆典活动实施方案,高质量、高效率地按时完成承担的工作任务。全校各部门、各院系要树立校庆一盘棋的思想,服从指挥, 顾全大局, 密切协作, 相互支持,圆满完成校庆各项任务。接待是校庆工作的重点,每一位参加庆典接待工作的同志都要热情大方,有礼有节,展现出师院人的精神风貌,创建宾至如归的氛围。
3.全员动员,加大宣传, 扩大校庆活动的影响。
广大师生员工是校庆活动的主体,各院系、各部门要进行全员动员,充分调动全校上下关注校庆、参与校庆的积极性, 增强师生爱校荣校的责任感。充分利用网络、宣传橱窗、座谈会、恳谈会等形式, 广泛宣传学校的办学历史、优良传统和师院精神,展示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的新成就。进一步增进与广大校友的广泛的交流联系,进一步拓宽与广大校友合作服务的渠道,进一步凝聚包括广大校友在内的师院人的情感和力量,为学校建设发展服务。
4.厉行节约,务求实效,勤俭办好校庆。
校庆活动既要隆重热烈、丰富多彩, 又要厉行节约、俭朴办会。除必要的硬件建设投入外, 要在接待热情、安排精细、活动有序、服务周到上下功夫, 组织好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财务部门要严格把关, 精打细算, 确保合理支出, 杜绝铺张浪费。各工作组要按照学校的规定办事,遵守工作纪律,真正使校庆活动成为展示学校历史,总结办学经验,弘扬大学文化的一次契机,成为宣传学校,联系校友的重要平台,成为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起点。
咸 阳 师 范 学 院
二〇〇八年五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