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间,阔别母校已一年有余。放下手头的工作,不由得想起大学时光,想起在咸阳师范学院的日子。下课后熙熙攘攘的马路上,同学们边走边聊,课堂上老师们传道授业不绝于耳,谆谆教诲仍在耳旁;食堂里人满为患、香气四溢,充满人间烟火气,操场上跑步踢球、热火朝天,青春飞扬。这一切的记忆既陌生又熟悉,仿佛在眼前却又很遥远。我不禁要感叹时间真是残酷,四年大学时光就这样匆匆过去,只是一眨眼间,我就已经毕业走上社会,开始了打工人的生活。我要感谢母校,让我度过了四年充实的时光,让我遇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伴,还有一生的挚友。

突然想看看大学时和大家拍的合影,于是翻出相册,仔细擦去一层浮灰,眼前立马浮现出一张张熟悉而又亲近的脸庞。看着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和513的室友们度过的美好时光似乎重现了。
那时的我们几乎是彼此的影子,相伴学习、运动,参加活动等等。我们嬉闹的身影曾遍布校园的每个角落,相互扶持走过大学四年,缔结了深厚的友谊。仍记得那时的我们囊中羞涩,每次出去聚餐都要大家一起凑钱,却乐此不疲。我们常常在学校北门外的小饭馆里吃饭聊天,从上大学以前的趣事聊到各自家乡景点特产乃至毕业之后的打算。当初我们还相约毕业后,一定要去每个人的家乡拜访,但那些承诺都随着繁忙的学习和就业压力被埋在了心底。
印象中宿舍的欢声笑语从大四开始便戛然而止。临近毕业前,我们每个人都明确了自己的目标,于是每天早晨相约一起去图书馆。当时感觉时间很紧张,好多事要做,吃饭都选择就近的饭堂解决。或许当时那些对未来的执着和彼此争抢着不肯落后的小小的虚荣心,也是我们不懈努力的动力源泉。我们互相督促,一起进步,在那段废寝忘食的时光里每个人都离梦想更近了一步。
话说回来,在师院四年里最让我记忆深刻的,一定是每次的外出见习。我们一起去过兵马俑、骊山、太白山和蓝田的焦岱镇。说是见习,但怀有少年心性的我们哪里能老老实实,见习之余约着最亲密的朋友出去旅游。话虽如此,我们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骊山天文台下我们围在一起,认真聆听李晓华老师讲解“定向越野时的注意事项”以及“指南针与地图的使用技巧”;太白山那覆满白雪的台阶上我们全体男生因为帮班上女生拎行李而受到许晓婷老师的表扬;还有焦俏老师带领我们在景色宜人、民风淳朴的焦岱镇,学习“全站仪与RTK在实际测量工程中的应用”。如今想起这些见习时的点点滴滴,难忘、亲切却又遥不可及,只剩回忆想念萦绕脑海。
每个人心中都有梦想,能否实现却是两可。我很幸运母校咸阳师院给了平台和舞台,让我能把梦想投入实践得以实现。兴趣使然,我在大学期间结识了许多玩音乐的朋友,于是便一起练琴、组乐队。我们团队在学业之余,凑在一起排练表演,谈天说地无所不聊。我们聊校园生活,聊琐碎情绪,聊暗恋的女孩;还经常晚上在操场一群人围在一起弹着琴,唱着“痛仰乐队”的歌曲,那种热闹的校园氛围和大家对音乐纯粹的热爱,是校园之外永远体会不到的感受。
还记得那时候排练时能顺利完成一首歌曲时,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喜悦和自豪;也有因为正式演出出现失误大家相互推卸责任而争吵辩论。一起排练过的《向阳花》《时光》等歌曲现在偶尔播放来听,依然很动听,扣人心弦。都说玩音乐是一件浪漫的事情,可我直到毕业才理解了这句话。那段滚烫的青春让我无论再过多少年,回头再看都会热血沸腾!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如今的我们都已毕业,奔赴不同的生活。我们同学中有的在读研深造,有的成为公职人员为人民服务,有的当了老师传承母校“学高为师,德正为范”的教诲,而我也在旬邑税务部门开始工作。
在咸师的四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老师们的严谨教学、谆谆教诲,对待我们的真诚和温暖。正是老师们认真、负责、专业而又温暖的教育,让我在工作中传承延续,我要把这种爱岗敬业和温暖真诚的工作态度传递下去,带动和我一样的服务人员,温暖前来办事每一位群众。
我们毕业了,褪去了学生装,成为要担当负责的社会人, 再也回不去校园生活,回不去青春了。我有些话想要告诉学弟学妹们,希望你们珍惜在师院的每一天,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会宽容待人,学会爱与自爱,将“厚德博学”的四字校训在心中铭记,并积极践行!在大学成长为最好的自己,将来为社会贡献出有温度有力度的咸师力量!

告别咸师,归来仍少年。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四年的师院时光,见证了同窗苦读的师友情谊,流动着青涩懵懂的青春往事,刻画着追梦赤子的奋斗誓言。如今,我们虽散落在各地,但我坚信,距离可以隔开我们,却无法隔断我们的情怀。身虽远心却近,咸师情怀亘古不变。行文至此,只觉大学四年如同白驹过隙,一去不返;时光如夏蝉耳语不可留。只好安慰自己“一切有为法,尽是因缘合和,缘起时起,缘尽还无”,期待我们在咸阳师院相聚!
愿母校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再创辉煌!
祝老师们身体健康,平安幸福!
2011届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程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