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科生教育 > 实践教学 > 正文

历史文化学院学生外出见习、实习安全预案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2-27   浏览:


为强化学生外出见习、实习的安全管理,增强带队领导、教师及参加见习、实习师生的安全意识,确保过程中师生的人身安全和见习、实习的顺利进行,为了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妥善处理各类公共突发事件,特制定以下安全预案。

一、外出见习、实习基本原则

1.把安全工作作为整个见习、实习活动的重要环节来抓,各项安全措施要落实到人,确保参与见习、实习师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2.安全第一原则。事前召开见习、实习专项会议,开展校外活动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校内外环保教育等专项内容,确保见习、实习过程中人身、财产安全。

3.各实习班级须有指导老师带队,带队指导老师要掌握整个见习、实习过程的进展情况,加强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认真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4.如遇突发事件,应在第一时间上报学院负责人。

5.见习、实习结束要在规定的地点按时集中,有秩序地排队,清点人数上报,最后乘车离开。回到学校后,再次清点人数,做到不缺一人,全部返校。

二、注意事项

1.见习、实习期间禁止任何形式的单独行动。禁止私自离开见习、实习地点,不单独去陌生或偏僻的地方,防范抢劫、诈骗等事故的发生。

2.见习、实习过程中禁止私自去自然灾害(例如地震等)易发地及各种疾病感染高发区,严禁私自到治安状况差的场所活动。

3.出行在外,注意文明举止,了解并遵守各遗址、博物馆等相关单位的管理制度,做到爱护文物,文明有序地进行参观与记录。

4.严格遵守交通法规,杜绝交通意外的发生。

5.在乘车、行走,及见习、实习过程中,注意保管好自己的财产物品。

三、突发事件处理程序

(一)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向院系领导报告,根据情况做出决定。

(二)一般性事故,带队教师可根据情况自行进行解决,并进行记录。重大事故,应立即上报给学院领导,同时组织人员进行抢救,以最短时间最快速度开展工作,并在第一时间通知学生家长。

(三)领导接到事故报告后,根据事故情况应尽快向学院、公安、医疗、教育、旅游等部门上报,同时增派人员赴现场进行组织抢救。

(四)在组织应急抢险过程中,以保证学生安全为首位。写出书面报告,总结经验教训。

四、安全应急具体措施

(一)安全常规措施

1.所有带队教师手机必须处于开机状态,确保联系无碍。

2.分班级见习、实习时,要求提前做好学生分组工作,学生几人一组,不得个别行动。

3.每次转移见习、实习地点及活动结束时必须清点人数,一个不能少。

(二)因天气因素变更活动处理

1.活动前一天了解天气情况,通知学生做好相应准备。

2.见习、实习过程中如遇紧急恶劣天气情况,带队老师应做好现场指挥工作。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情绪波动,做好引导、说服教育工作,妥善处理善后事项。

(三)学生突发疾病、意外伤害

1.师生在途中突发疾病、意外伤害,带队教师立即联系应急车,视轻重就近送医院。

2.师生在见习、实习期间突发疾病、意外伤害,带队教师立即联系领导,视轻重作处理,病情严重的送当地医院急救。

(四)学生走失处理

1.见习、实习前师生互留电话号码,以便电话联系。

2.如发现学生走失,切不可大意、拖延,应立即组织就地寻找。

3.从学生最后接触的同学入手,了解最后行踪。

4.电话通知其它带队教师关注寻找。

(五)交通事故处理

1.有严重受伤即刻拨打120、122,并立即组织抢救。

2.迅速报告校领导赶到事发现场,视伤情确定立即送医院,还是紧急处理后送医院。

3.保护好现场,指挥师生撤离至安全地点。

4.向上级领导报告事故情况。

5.安定学生情绪,询问、检查学生受伤情况,受轻伤学生送医院检查、诊治。

6.立即成立事故处理小组,分别负责家长、公安、医疗、保险各方接洽,妥善处理善后事宜。

(六)遭受社会不良人员骚扰事故

当社会不良人员对学生进行言语挑衅、殴打、尾随学生到活动地点骚扰时,教师要警告制止,向活动地安全保卫部门报告;如已经发生殴打或混礼情况,应立即打110报警电话,请求公安部门处理。

历史文化学院

202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