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新教授应邀来我校作学术报告

发布日期:2025-10-23浏览量:

10月23日,陕西省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首席考古学家王建新教授应邀来我校作题为“古代月氏与贵霜文化的考古学研究”的学术报告。历史文化学院院长王永飞主持报告会。

报告会前,校长李佼瑞会见了王建新教授,听取了他对学校文物学科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并对其关心支持学校发展表示感谢。

报告中,王建新教授以月氏遗存的考古探寻为主线,结合文献研究与实地考古成果,系统阐述了三方面重要发现:一是提出公元前5至前2世纪月氏人的活动范围以新疆东天山为中心;二是通过“大范围系统区域调查与小范围科学精准发掘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确认乌兹别克斯坦撒扎干遗址为康居文化遗存,苏尔汉河流域为月氏西迁后的聚居区;三是提出“贵霜文化源自希腊巴克特里亚后裔”的学术观点。他强调,丝绸之路研究应立足东方视角,通过联合考古增强中国学术话语权,构建“考古—遗产—人才培养”一体化模式,夯实“一带一路”文化根基。王建新教授还指出,中国传统考古学理论方法多形成于对农耕文化的研究,而其所带领的团队提出的“游牧聚落考古理论”,突破了以往对游牧民族“居无定所”的固有认知,拓展了游牧考古研究的学术体系。

王永飞在总结时表示,这不仅是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宴,更是一堂深刻的思想教育课。王建新教授的报告内容丰富、观点新颖,对学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他激励广大师生要学习王建新教授及其团队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术报告由科学研究处、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研究生院)主办,历史文化学院承办。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相关人员及历史文化学院500余名师生共同聆听了报告会。

王建新教授带领的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继承发扬丝绸之路人文交流学术传统,紧跟党和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步伐,用“中国话语”阐释丝路历史,讲好中国故事,被誉为“现代张骞”,获2019年中国最美奋斗者、2021年陕西省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其带领的中亚考古队3次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肯定。

供稿单位:历史文化学院 作者:万应雪 审核:王永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