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下午,我校在厚德楼第三会议室召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校党委书记王长顺出席会议并讲话。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赵国龙主持会议。

座谈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曾永安汇报了近年来思政课建设与发展情况。12位思政课教师结合教学实践与研究,围绕特色化“大思政课”建设、思政课与课程思政协同融合、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课堂教学、提升思政课教学吸引力与深度、青年教师培养机制、落实“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等方面,交流了教学体会,并提出相关思考与建议。
在认真听取教师发言后,王长顺作总结讲话。他充分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及全体思政课教师近年来在思政课建设和改革中取得的显著成绩,并对老师们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他深刻阐述了新时代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大战略意义,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事关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事关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同时,他指出,对标新时代新要求,学校思政课建设仍存在教学理念有待深化、师资结构需持续优化、评价机制尚待完善、实践教学亟需拓展等提升空间,为下一步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方向。
围绕全面提升思政课建设质量和水平,王长顺提出三点明确要求:一是要深学细悟、把准方向,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好思政课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刻把握新时代办好思政课的历史逻辑、育人导向与时代内涵,不断筑牢思想根基。二是要守正创新、深化改革,积极探索契合时代特征、贴近学生实际的思政课教学新路径。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紧扣发展大局与学生需求,持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与针对性,真正推动思政课堂“实”起来、“活”起来、“透”起来、“融”起来。三是要聚焦任务、狠抓落实,系统推进思政课综合改革与创新发展。要着力建强教师队伍,推动学科科研协同并进,加快数字化赋能教学转型,深化校地协同育人机制,完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他表示,学校将持续强化顶层设计与条件保障,在资源配置、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大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政课建设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夯实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基础,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育人成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实保障。
党委宣传部、人事处、学生工作处相关负责同志,马克思主义学院班子成员及思政课教师代表参加座谈会。
供稿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王宇琴 审核:赵国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