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46周年系列活动】外国语学院举办学术报告会

发布日期:2024-05-23浏览量:

为庆祝建校46周年,5月21日下午,外国语学院举办系列学术会。学术报告分为两场,第一场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语言服务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司显柱主讲,题为“文学语言与文学翻译”,第二场由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潘文国主讲,题为“从文学翻译回归文化传播——典籍外译的再定位”。报告会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吕千平主持。

会上,司显柱从语言符号学的所指与能指概念出发,讨论了文学语言与非文学语言的差异,分析了文学翻译中的形式与意义的辩证关系,对文学翻译如何实现形美与意美的有机统一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潘文国在报告中分享了他横跨中文、外语和国际中文教育三个学术领域的主要研究心得,以及担任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四个专业的博士生导师的学术生涯中的心路历程。

两位专家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见解,让参会师生对文学语言与文学翻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典籍外译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外国语学院师生今后的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工作产生重要的指导作用。

外国语学院部分教师及学生代表参加了报告会。

主讲嘉宾简介:

司显柱,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省级高层次人才,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语言服务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国家级一流翻译本科专业建设点负责人,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通信评审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华学术外译)通信评审专家,国家社科基金成果鉴定专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教育部“长江学者”等项目评审专家,北京市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先后入选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高校学科带头人,北京市师德标兵;历任江西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院长;为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六、第七届理事会副会长,2020年度入选我国语言学界最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

潘文国,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名誉会长。国内外著名语言学家、中英双语专家、资深翻译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在汉英对比研究、汉语字本位理论、汉语等韵理论、汉语构词法史、中外命名艺术、中西方翻译史、翻译理论与实践、哲学语言学、国际中文教育、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等方面均具重要影响。出版有《韵图考》《汉语的构词法研究》《汉英语对比纲要》《字本位与汉语研究》《对比语言学:历史与哲学思考》《危机下的中文》《中外命名艺术》《朱熹的自然哲学》、《赫兹列散文精选》《中籍英译通论》《诗词读写初阶》《经典通诠:经史子集的文化释读》、Contrastive Linguistics: History, Philosophy, and Methodology、Philosophical Maxims of 2000 Years Ago、Translation and Contrastive Studies、Illustrated Encyclopedia of Shanghai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Complete Works of Zhu Xi and Its Inheritance等专、译、编著70余部,发表论文370余篇。

供稿单位:外国语学院 作者:吕千平 审核:肖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