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全面加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行动方案》,推动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提升,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我校第八届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训练营于7月10日正式启动。各二级学院积极响应、精心筹备,共有53名辅导员参与。本次训练营创新采用“赛教结合、边赛边训”一体化模式,设置基础知识测试、学情测验、案例研讨、谈心谈话四大环节,...
7月11日,学校举行首届硕士研究生导师聘任仪式。校党委书记王长顺出席仪式。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汪生辉主持会议。仪式上,王长顺为新聘研究生导师代表颁发聘书并讲话。他指出,研究生导师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他强调,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升新任导师的履职能力与育人水平,是推动学校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整体办学水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和关键举措。他向新任研究生导师提出六点要求与希望:一要坚守育人初心,...
为深入了解我市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成效,推动高校国际交流合作高质量发展,7月10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杜俊霞一行11人莅临我校专题视察学校对外交流与交往工作并召开座谈会。副校长毛龙灿主持会议。会前,校党委书记王长顺会见了咸阳市人大代表团一行,并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办学历史、基本情况及国际交流与合作取得的成果。王长顺指出,学校将秉承“升大、申博、创一流”的发展目标,努力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化办学水平,奋力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为深入推进落实人才强校战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7月9日,学校召开2025年博士引育工作推进会暨暑期教师培训部署会。校党委书记王长顺、副校长范广出席会议。副校长姚波主持会议。会上,人事处负责人汇报了2025年上半年博士引育情况并作暑假培训工作安排;教育科学学院、计算机学院、设计学院及黄土高原道地药材品种选育与生态栽培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先后作工作汇报和经验交流。王长顺对上半年学校人才引进培养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
7月9日,校党委书记王长顺参加音乐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并作指导讲话。音乐学院党委书记祝永昌主持会议。会上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的重要文章《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以及《从严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等内容。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樊琪,学院党委副书记雷蕾结合自身岗位职责,分享了学习心得,...
7月8日,韩国东亚大学校长李海雨一行五人莅临我校交流访问。校党委书记王长顺出席交流座谈会。副校长毛龙灿主持座谈会。王长顺对李海雨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我校的发展情况及国际交流情况。他指出,两校自2009年5月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以来,合作开展了领导互访、游学活动、联合培养、交换生、师生留学等项目并签订了合作协议,在前期合作的基础上,他提出四点深化合作建议:一是要深化教师交流,通过学习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共享优质学术资源,...
7月8日,学校纪委召开纪委全委会。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驻校监察专员赵效恩主持会议。会议集中学习了《习近平:坚持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把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要求进一步落实到位》重要讲话,传达了2025年全省高校纪检监察工作推进会主要精神。赵效恩对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深化学习教育,筑牢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思想根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全体纪检监察干部要把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政治任务,...
7月4日,我校在厚德楼学术报告厅举行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校党委副书记周群英出席仪式并讲话。周群英在讲话中指出,学校党委始终将社会实践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她高度评价了近年来广大青年师生在社会实践中取得的成绩,并就如何开展好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提出四点期望:一是胸怀“国之大者”,在基层沃土厚植信仰之根。要求同学们在乡村振兴、革命老区调研等实践中感受“中国之治”,通过撰写调研报告、...
7月3日,校党委书记王长顺调研指导保障系统党委工作。座谈会上,保障系统党委负责人汇报了2025年上半年党建工作开展情况,保障系统党委所属各单位负责人聚焦学校改革发展大局,围绕落实“八场硬仗”“十二项改革”、129项重点任务及本单位目标任务汇报了工作进展,剖析了存在的困难与挑战,并提出了下一阶段的工作思路与具体举措。在认真听取汇报并与大家深入交流后,王长顺强调,保障系统各部门担负着繁杂的保障服务重任,一定要在数字化、...
7月3日,韩城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薛建鹏一行6人莅临我校,与我校开展共建商文旅协同创新发展座谈交流。校党委书记王长顺参加座谈会。副校长范广主持座谈会。王长顺对考察团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围绕政校企合作提出三点期望,一是深化“文化+产业”融合创新。为文化产业赋能、让产业赋能文化,共同挖掘韩城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中的特色元素,联合构建具有地域辨识度的文创产品体系,助力韩城特色文化符号走向全国、讲好韩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