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当代中国》示范课

《理解当代中国》阅读教材用于大学英语课程介绍 ——基于省教改项目的实践

发布时间:2025-03-15 浏览次数: 出处 :

在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攻关项目“《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融入大学英语课程的PADA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的实施过程中,项目组将《理解当代中国》阅读教材整合到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旨在提升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思政教育质量,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深入了解中国的发展理念与实践成果,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

《理解当代中国》阅读选材内容源自《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这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权威且丰富的中国理论素材。教学着重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以实现教学目标。

首先,教材帮助学生立足当代中国国情,打开了解国情的窗口。通过教材中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容,学生能够明白中国的民主是实实在在的,是广泛参与、保障人民权益的民主。教学团队引导学生对比国外选举中存在的金钱政治、少数利益集团操控等现象,进一步凸显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优势,增强学生的政治自信。

其次,教材展现脱贫攻坚成果,深化学生对精准扶贫和共同富裕的理解和认识。教师选取教材中关于脱贫攻坚的案例,让学生阅读并总结脱贫的关键因素。然后,引导学生用英语撰写关于中国脱贫攻坚经验的小论文,分析精准扶贫政策在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等方面的具体做法。同时,组织课堂辩论,探讨脱贫攻坚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此外,教材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引,增强学生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教学团队学生收集中国各地践行这一理念的实际案例,如浙江安吉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实现经济转型,云南洱海通过治理水污染恢复生态环境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英语演示文稿,向全班介绍案例,包括当地的生态问题、采取的措施以及最终取得的生态与经济双赢的成果。

创设跨文化交际语境,引导学生讲述身边的中国梦。大学英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理解当代中国》为此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学团队通过创设模拟跨文化交际场景,如让学生分别扮演来自不同国家的代表,围绕中国发展主题进行交流。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历,用英语讲述身边的中国梦。

结合日常实例,引导学生阐述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学团队结合日常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其内涵。比如,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让学生分析新能源汽车相较于传统燃油汽车在环保、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等方面的优势,并用英语进行阐述。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具体翻译策略,提升时政文献翻译能力。《理解当代中国》中的内容很多涉及时政领域,这为培养学生时政文献翻译能力提供了契机。教学团队在教学中选取教材中的段落,先让学生进行初步翻译,然后分析学生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如术语翻译不准确、语言风格不符合时政文献要求等。接着,系统讲解时政文献翻译的策略,如直译、意译、增词法、减词法等在实际案例中的运用。

总之,《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更在思想认识与国际传播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与卓越交流能力的新时代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使学生在掌握英语技能的同时,深入了解中国的发展理念与实践成果,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为他们未来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风采、推动中外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我们期待学生能够成为具有全球视野和深刻理解中国发展的优秀人才,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